工业和信息化部预计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4-5月份)启动以下两项工作:
①第七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
②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复审
本文将围绕重点领域和“三新一强”政策导向,深度解析2025年第七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的核心要点,助力企业提升申报成功率。
(一)重点领域
2024—2026年,聚焦重点产业链、工业“六基”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域。
制造业核心领域:核心零部件、关键材料、先进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
战略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
未来产业: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制造等。
(二)“三新一强”政策导向
中央财政资金将支持重点领域的“小巨人”企业打造新动能、攻坚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强化产业链配套能力。“三新一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
打造新动能:从人才、组织机构、设备条件等方面,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打造创新团队;
攻坚新技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产生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
开发新产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移转化。
强产业化配套能力:围绕重点领域龙头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需求,加大产业化投入,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一)基本条件
1.省级资质要求
◆ 需已通过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2025年有效期内)。
◆ 已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或单项冠军产品的企业,不再推荐。
◆ 与已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无控股关系,且主导产品不重复。
2.经济效益要求
◆ 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不低于70%,且近2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不低于5%。
◆ 企业资产负债率≤70%。
3.合法合规经营
◆ 企业需在河南省注册且存续3年以上,未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失信名单。
◆ 近三年无重大安全、质量、环保事故及偷漏税等违法行为。
(二)认定标准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需同时满足专、精、特、新、链、品六个方面指标。
坚持专业化发展道路,长期专注并深耕于产业链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截至上年末,企业从事特定细分市场时间达到3年以上,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不低于70%,近2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不低于5%。
重视并实施长期发展战略,公司治理规范、信誉良好、社会责任感强,生产技术、工艺及产品质量性能国内领先,注重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环节,至少1项核心业务采用信息系统支撑。取得相关管理体系认证,或产品通过发达国家和地区产品认证(国际标准协会行业认证)。截至上年末,企业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
技术和产品有自身独特优势,主导产品在全国细分市场占有率达到10%以上,且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拥有直接面向市场并具有竞争优势的自主品牌。
满足一般性条件或创新直通条件。
(一)一般性条件。需同时满足以下三项:
1.上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近2年研发费用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均不低于3%;上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在5000万元-1 亿元的企业,近2年研发费用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均不低于6%;上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在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同时满足近2年新增股权融资总额(合格机构投资者的实缴额)8000万元以上,且研发费用总额3000万元以上、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比重50%以上。
2.自建或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发机构,设立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
3.拥有2项以上与主导产品相关的I类知识产权,且实际应用并已产生经济效益。
(二)创新直通条件。满足以下一项即可:
1.近三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并在获奖单位中排名前。
2.近三年进入“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全国50强企业组名单。
位于产业链关键环节,围绕重点产业链实现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应用,发挥“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等重要作用。
主导产品原则上属于以下重点领域:从事细分产品市场属于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软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或符合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或属于网络强国建设的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核心技术、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领域等产品。
(一)中央财政支持
◆ 通过财政综合奖补方式,分三批(每批不超过3年)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每家企业最高可获600万元(分三年发放)奖补。
◆ 入选重点“小巨人”可获中央专项资金资助。财政部、工信部于2024年11月14日联合下达7.48亿元预算,专项用于2025 年重点 “小巨人” 企业高质量发展支持。
(二)地方配套奖励
河南省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有效期内,以支持项目建设方式,按照不超过设备、软件实际投资的2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三)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支持
通过专项再贷款项目,支持1100多家“小巨人”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四)税收与金融支持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5%(部分领域如工业母机、集成电路更高),企业所得税减免至15%。
银行定制低息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专项服务。
(一)关键时间节点
申报启动:每年第二季度(2025年已进入倒计时阶段)。
材料提交:需在省级初审截止前完成线上填报与线下材料一致性核对。
根据2024年第六批申报的线上填报时间为4月25日至5月19日,(河南省)线下材料递交截止时间为5月17日前,可作为2025年申报时间安排的参考。
(二)申报流程
线上填报(工信部梯度培育平台)→ 材料准备(审计报告、知识产权证明等)→ 省级初审 → 实地抽查 → 公示与认定。
声明
本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是便于民营企业学习科技相关信息、资讯。如涉及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